电梯作业人员实际操作技能
特别提示:特种作业风险极高,为了你和家人的安全幸福,请务必持证上岗,电话:18066881992(微信同号)
一、主要零部件识别
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
1 驱动主机(1)电动机;(2)减速箱;(3 )制动器;(4 )曳引轮。
2紧急救援装置(1)手动松闸装置;(2)手动盘车装置;(3)紧急电源装置。
3悬挂装置(1)曳引钢丝绳;(2)非钢丝绳悬挂装置;(3)端接装置。
4补偿装置⑴补偿链(缆);(2)导向装置,(3 )补偿绳;(4)张紧装置。
5 轿厢⑴轿架;(2)操纵箱;(3)护脚板;(4)轿顶检修装置;(5)急停开关。
6 对重(1)对重架;(2)对重块;(3)对重块压紧装置。
7层门和轿门(1)门扇;(2)层门门套;(3)地坎;(4)门悬挂装置;⑸门机系统;(6)自动关闭层门装置。
8导向装置(1)T型导轨;(2)空心导轨;(3)滑动导靴;(4)滚轮导靴。
9安全保护装置(1)门锁装置;⑵门入口保护装置;(3)限速器及其张紧装置;(4)安全钳及提拉装置;(5)超载装置;(6)轿厢上行超速保护匕崖,(7)蓄能型缓冲器和疔能型线冲器;(8)轿厢意外移动保打装置。
10心气拉制装置(1)接触器(继中器、相序继电器);(2)调速装置;(3)控制装置(4)变压器;(5)制动电阻;⑹随行电缆;(7)编码器。
11液压部件(1)液压缸;(2)管路;(3)液压泵站;(4)限速切断阀;(5)滤油器。
二、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
1支撑结构(桁架)
2梯级、踏板及其支撑导向装置⑴梯级;(2)踏板;(3)梯路导轨;(4)梯级滚轮。
3 驱动装置(1)主驱动链;(2)驱动皮带;(3)梯级、踏板链;(4)主驱动链轮;(5)附加制动器。
4扶手装置⑴围裙板;(2)防夹装置;(3)护壁板;(4)内、外盖板;⑸扶手防爬/阻挡,疗置。
5扶,气顼统(1)扶手带;(2)扶手带驱动族置;(3)扶手导轨;(4)扶手带张紧装置。
6 出入口(1)梳齿板;(2)检修盖板、楼层板、梳齿支撑板;(3)扶手带岀入口保护装置。
7监测装置和电气安全装置(或功能)
(1)传感器;(2)检测开关。
8 标志与警示装置
三、基本操作能力
1曳引驱动电梯(1)制动力的测试和调整;(2)制动器间隙的检查;(3)曳引轮的检查和判断;(4)曳引钢丝绳的检查、清洁和张力调整;(5)减速箱润滑油的检查、判断和更换;(6)电动机的接线、测量和判断;(7)速度反馈装置的线路检查;
(8)TN-S、TN-C-S系统接线和判断;(9)继电器、接触器的检查和更换;(10)控制柜状态指示灯的检查和判断;(11)门旁路系统的操作;(12)层门的检查、调整和修理;(13)层站指层器和召唤盒的检查涸盛換;(14)随行电缆的检查、调整(15)补偿链(绳)的检查和/如,(16)平层装置、端站 d*查、调整和更换;(17)井道照明的[告下(18)门机系4 谊整和润滑;(19)轿厢照明、蒙总报警装置、风扇的检查和修理;(20)轿顶检修 '置和操纵箱按钮、开关的检查和修理;(21)导轨的检查、调整和紧固;(22)导轨润滑部件的检查和调整;(24 )称重装置的检查、调整和紧固;(25)限速器的检查、调整、润滑、复位和校验;(26)限速器张紧装置的检查、调整和更换;(27)安全钳的清理、紧固和间隙调整;(28)夹绳器的检查、复位和调整;(29)缓冲器的检查、判断和调整;(30)限速器-安全钳联动机构的试验和调整;(31)平衡系数的试验和调整。
2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(1)驱动主机位置检查和紧固;(2)TN-S、TN-C-S系统接线和判断;(3)梯级与踏板的检查、调整和更换;(4)扶手带驱动力、磨损和噪音的检查和调整;(5)梯级与围裙板、梯级与梳齿板间隙的检查和调整;(6)防夹装置的检查和更换;(7)梳齿板的检查、调整和更换;(8)附加制动器的检查、试验和调整;(9)润滑系统的检查、调整和修理;(10)扶手带入口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和调整;(11)梯级下陷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和调整;(12)梯级缺失保护装置的检查和调整;(13)出入口传感器的检查、判断和更唤.(14)检修盖板和楼层板的检查和製,(15) 空载和有载制动距离
四、应急救援处置
3.1基本操作
⑴安全警(2)层门紧急耳序-具(三角钥匙)的使用;(3)断电锁闭操作;(4)安全进岀轿顶、底坑的方法。
2紧急操作装置的操作方法(1)松开制动器操作;(2)手动松闸盘车操作;(3)紧急电动运行操作;(4)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松闸盘车;(5)液压电梯的手动泵和紧急下降阀操作。
3应急救援(1)有机房电梯应急救援操作;(2)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操作;(3)液压电梯应急救援操作;(4)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的应急救援操作
4事故处置(1)电击事故;(2)坠落事故;(3)剪切事故;(4)挤压事故;(5)火灾事故;
(6)自动扶梯滑倒、跌倒事故。